说实话,决定使用捐赠卵子来做试管婴儿,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。很多时候,夫妻俩在心里翻来覆去地问自己:“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?”
而对很多准妈妈来说,有一个最揪心、最没法轻易放下的疑问就是“孩子会像我吗?”
毕竟,这个小生命,一半基因来自卵子捐赠者,另一半来自伴侣或精子提供者。想想都觉得复杂。但也正因为如此,很多人迟迟下不了决心。
你不是一个人在纠结。你在问的问题,也是我们陪伴过无数个家庭时,听到最多、最动情的问题之一:
- 用捐赠卵子生的孩子,真的会像我吗?
- 如果不是亲生的基因,他/她还能叫我妈妈吗?
- 我们之间会不会少了什么特别的连结?
这些问题,没有一个“标准答案”。但如果你走到了这一步,说明你已经有了勇气。而接下来,你会逐渐明白,“像不像”,不只是基因说了算。
那么,借卵的孩子到底会不会像你?
说实在的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:“不会啊,基因都不是她的。”
但,真的是这样吗?
其实,答案没有那么绝对。孩子长得像不像你,不止和基因有关,也和你挑选卵子捐赠者的方式有关。
现在很多人会通过卵子库来找捐赠者。正规的机构会从各个方面对捐卵人进行筛选:外貌特征、健康状况、家族史,甚至个性倾向。
这意味着,你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外貌、特征来筛选“合拍”的捐卵者的。比如,你可以找一个跟你肤色、眼睛颜色、脸型相似的人,甚至还有些妈妈会用自然方式尝试影响孩子的性别。
虽然不能100%决定宝宝长相,但你对这个过程,是有掌控感的,这点很重要,特别是在你觉得一切都“不由自主”的时候。
表型表达:孩子和你“像”的方式,其实超出想象
就算卵子不是来自你,孩子也不一定跟你“毫无关系”。
为什么?因为孩子在你子宫里长大,这个过程本身,就悄悄影响着他的很多特质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“信息”在身体里运作:
- 一种叫基因型(决定你的眼睛颜色、头发颜色、身高)
- 另一种叫表型(决定你的一颦一笑、说话的方式、情绪反应)
而表型,就是你和宝宝之间可以共享的东西。
你有没有注意过,有些双胞胎虽然基因一样,但个性和喜好却完全不同?这就是环境影响的结果。而你的怀抱、你的声音、你孕期的饮食和情绪——统统都会“写”进宝宝的成长记忆里。
比如孩子可能嘴唇像爸爸,但笑起来的弧度、那点熟悉的小表情,却像极了你。
这不是玄学,这是科学。
匿名捐卵者的宝宝,会长成什么样?
很多卵子库会提供两种选项:
- 匿名捐赠者(对方身份保密)
- 开放身份捐赠者(孩子成年后可以联系)
不少人误以为:“用了别人的卵,孩子跟我就没半点关系了。”
其实并不是这样。
虽然你不参与宝宝的基因构成,但你深度参与了他的成长环境,你的气质、语调、习惯,都会被这个小小的人默默模仿、吸收。你不说,他也在看;你不教,他也在学。
所以,当你接纳了“他可能不长得像你”这件事,反而更容易去发现,他越来越像你。
这份像,不是复制,而是陪伴中长出来的默契,是感情养出来的相似。
如何找到“最合适”的捐卵者?
走到这一步,你要开始考虑一件非常关键的事:我该怎么选捐卵者?
不是说她优秀就够了,而是她适不适合你和你想迎接的孩子?
我们通常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:
1. 健康状况 & 家族病史
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步。清楚了解捐卵者的个人健康状况、有没有遗传疾病史,是为宝宝未来的健康打下第一道安全线。
2. 外貌相似度
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来筛选,种族、身高、体型、眼睛和头发颜色……这些都能找出与自己“神似”的人。
有些妈妈会说:“我希望孩子能有一丝‘像我’的痕迹。” 这不是虚荣,而是一种本能的归属感。
3. 个性、爱好和教育背景
有些人还会看看捐卵者的兴趣爱好、性格、甚至学历背景。虽然这些不一定会遗传,但它们会影响你对这个人是否认同,是否愿意把她的基因交给你的宝宝。
当然,我们也常提醒大家:决定孩子成长的,永远不只是基因,而是爱与养育。
最后的话:
如果你还在犹豫、还在担心孩子会不会像你,先别急着逼自己做决定。
慢慢来,允许自己害怕,允许自己不完美。
但请记得,无论孩子长得像不像你,他/她会叫你妈妈,会依赖你,会爱你。
你会是他小小世界的全部,是他哭了就要找的人,是他睁眼第一眼就想看到的脸。
这份亲密和爱,从来不是DNA决定的,而是你给他的拥抱和回应。